訊(記者王寅浩李晗)8月26日,住建部直屬期刊《建筑雜志社》發文稱,房屋養老金制度,被嚴重誤讀,房屋養老金不是房地產稅,公共賬戶不需要老百姓出錢。
文章稱,房屋養老金和房地產稅完全是兩回事,傳言房屋養老金是另一種房地產稅,純屬混淆視聽、牽強附會,是刻意誘導,以此引發大眾誤解。
8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表示,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特別說一下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養老金公共賬戶資金來源渠道主要有:城市政府可以通過地方財政補貼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原公房出售資金等多渠道歸集。
為什么要研究房屋養老金制度?這其實是非常緊迫、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站在想方設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角度考慮的。步入存量房時代,越來越多房屋出現老化,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不容忽視。雖然每位購房者買房時都按建安成本5-8%繳納了房屋維修基金,其在保障小區日常安全運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因數量十分有限,已難以滿足維護城市房屋安全和老舊小區更新需要。
因此,為了探索建立一個穩定的能用于存量房安全體檢、安全管理、維修更新補助的資金池,減少未來存量房規模越來越大、支出越來越大的壓力,也為減輕居民后顧之憂正規配資線上炒股門戶,讓大家住的安全、住的安心,近年來,政府部門多次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