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十大正規配資平臺,第七屆(2024)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能與醫用機器人類別賽決賽在北京市昌平區開幕。本屆大賽以“面向實際需求,支持科研成果轉化,重視技術創新與創新服務”為主題,共征集項目115個,參賽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醫院、企業和高校。經過初賽評比,共有42個參賽項目入圍決賽。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大賽以項目路演的方式進行評比,最終將評比出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優秀獎。本次大賽還設置了參觀調研、嘉賓致辭、政策宣講、主題演講等多個環節。共有30余家投資機構、服務平臺,47家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
蘇州奈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公司研發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機器人項目。該公司經理芮彬告訴北青報記者,該機器人投入使用后將代替原本的手工植入方式,減少患者的病痛并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這次大賽主辦方精心挑選了醫療器械行業各類創新項目,我們來參賽一是想與同行進行廣泛交流,二也希望借著參賽機會,與產業上下游相關單位接觸,尋求合作機會。”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秘書長徐珊表示,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共400多個項目獲獎,賽后統計融資額超70億元,可見賽事為這些項目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促進他們快速成長。本屆賽事之所以選擇在昌平區舉辦,徐珊表示,昌平區聚集了很多醫療器械企業,尤其部分細分領域的頭部高端醫療器械企業都在昌平區聚集發展,也希望通過本次大賽的舉辦,為這里的產業集聚和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昌平區瞄準打造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積極搶占高端醫療器械賽道,相繼出臺并深入實施《昌平區醫藥健康產業倍增行動計劃(2022-2025年)》和《昌平區醫療器械產業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聚焦醫療器械、美麗健康、合成生物制造等賽道,優化創新生態,厚植產業優勢,形成了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流通、終端醫療的完整產業鏈,2023年醫藥健康產值達到910億元,成為北京乃至全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
目前,昌平區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有10家,是全國上市密度最高的區域。創新醫療器械累計獲批28項,占北京市40%、全國9.7%。2023年產值155億,占北京市的40%以上。今年,昌平區21家企業的48種醫療器械納入中關村創新醫療器械第四版目錄,產品數、注冊證書保持全市排名第一。開幕式上,昌平區領導致辭表示,昌平區構建了“雙核驅動,一極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以昌平園中心區、生命科學園為核心,強化對全區醫療器械產業的帶動作用;以馬池口醫療器械產業城為融合之“極”,推動數字醫藥供應鏈、創新型醫療器械等領域發展;以生命谷產業基地、美妝創新園、北七家產業園等為多點支撐,推動配套領域發展。多樣化的空間為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提供了從注冊、研發辦公到制造環節的承載保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月朦
編輯/譚衛平十大正規配資平臺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