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千億級的大資金來襲配資股票平臺,多地多行業正在通過布局大基金來提振經濟。
近期,不少行業或地方政府紛紛出手,布局耐心資本,投資關鍵核心技術或者產業鏈,總規模粗略估計已超5000億元。
工行中行出手600億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和工商銀行共同成立的北京國能工融強鏈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完成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首期150億元正式落地運營。
該基金是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工商銀行以“產業+金融”方式落地的百億級大基金,也是國務院國資委2023年出臺《中央企業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完成備案的首批產業基金。基金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50億元,國家能源集團所屬國華投資出資30%,工商銀行所屬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出資70%,國華投資資管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
據悉,該基金定位于產業控制,通過聚焦新能源、煤化工、鐵路運輸、港口與航運、火電等國家能源集團產業鏈,積極尋找優質資產并購機會,股債聯動優化項目資本結構進行投后賦能,強化國家能源集團產業鏈一體化運營優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基金觸角多、探針長等優勢,主動挖掘并提前布局產業鏈上下游關鍵技術、關鍵資源以及具有高端引領和基礎支撐作用的供應商,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其發展,為集團產業控制關鍵領域補短鏈長奠定基礎,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中國銀行300億元科創母基金成功落地。8月16日,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證券成功完成科創母基金簽約,這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首個成功推進設立的科創母基金,為當前科技創新一級市場注入新動力,為提高耐心資本供給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中銀科創母基金總規模300億元,由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證券擔任發起單位和管理人,聯合地方政府、產業龍頭分批分期設立,引導更多市場資源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中銀科創母基金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在國家重要科技創新區域和節點城市快速布局,助力重大科研實力提升、服務關鍵核心技術轉化應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化發展。
據介紹,中銀科創母基金接下來還將繼續完善重點區域布局,深化與科創高地政府合作,持續推進系列基金設立,更好助力科技強國建設,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湘滬等地超4500億布局
近日,湖南省政府召開金芙蓉投資基金新聞發布會,宣布組建規模達3000億元的湖南省金芙蓉投資基金。金芙蓉基金將統籌整合省市縣三級財政及國企基金,以此撬動社會資本,形成集成化、規?;Ⅲw系化的基金矩陣。
據悉,湖南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省財政累計出資約240億元,協同聯動該省省屬國企出資約800億元,帶動市縣加大投入,引導撬動社會資本,規模最終達到3000億元。
據華聲在線,金芙蓉基金有五大投向:一是產業引導,重點支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二是科技創新,重點支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三是基礎設施;四是社會發展;五是圍繞省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通過“一事一議”設立重大項目專項基金。
9月初,廣州工控集團與廣東恒健控股公司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以及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合作簽約儀式。雙方擬合作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廣州新質生產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綜合運用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開展業務合作,通過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實現產業和金融資本的高效融合,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廣東恒健控股公司是廣東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投資平臺和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目前累計參與及發起設立的基金認繳規模已突破1800億元,投資覆蓋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等10余個戰略性產業,服務省重大戰略部署取得積極成效。
稍早前的7月26日,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啟動,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來產業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
更早前的7月3日,江蘇首批14只、總規模506億元的產業專項基金在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集中簽約,標志著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由組建階段進入實操階段。
基金存續期長達15年
8月底,江蘇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伙)成立。根據披露,該專項母基金目標規模60億元,由蘇州高新子公司蘇州高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及蘇州蘇高新集團共同作為有限合伙人參與設立。
該專項母基金存續期15年,其中投資期7年,退出期8年,延長期2年。較于基金存續期最常見的是“5+2”模式,該專項母基金存續期達到15年,這意味著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欲做“耐心資本”。
9月7日,在2024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上,上海宣布將組建目標規模100億元的未來產業基金,以政府引導的方式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同時做耐心資本,長周期布局,存續期達15年,構建接續投資生態。風險容忍方面,未來產業基金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堅持市場化運作配資股票平臺,寬容失敗、盡職免責。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