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平臺
四大國有銀行的股價,繼續在創新高的路上前行。
8月27日開盤,四大行A股股價再創新高,漲幅一度均超1%。不過,隨后漲幅有所收窄。截至午間收盤,工商銀行(601398)漲0.47%,農業銀行(601288)漲0.41%,中國銀行(601988)漲0.39%,建設銀行(601939)漲0.24%。
今年以來,銀行股整體表現強勢,領漲大盤。據數據,年初至今,農業銀行漲幅位居四大行中首位,漲幅達43.15%;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緊隨其后,年初至今的漲幅分別為42.26%、34.43%、33.84%。
高股息率和穩定性支撐
8月以來,四大行股價屢創新高,分析觀點普遍指出,高股息率和穩定性成為支撐銀行股上漲的主要因素。
中金公司(601995)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相比更加依賴于現金流的非金融行業,銀行利潤波動更小,仍能保持10%左右的ROE水平;盡管股價大幅上漲,銀行股息率仍為5%左右,相比無風險收益率存在約300BP的溢價,相比電力、交運等傳統高分紅行業股息率更高,相比煤炭等行業股息更加穩定,在市場中具有稀缺性。
各家銀行近期還陸續公布了中期分紅計劃。目前四大行確認具體的中期分紅計劃,不過,早在今年新“國九條”發布后,四大行就已有響應。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也即新“國九條”)在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部分提出了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其中提到,要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隨后近期多家國有大行紛紛響應新“國九條”要求,明確中期分紅方案。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均明確了中期分紅派息的分配比例,即股息總額占當期歸母凈利潤或股東稅后利潤的比重不超過30%。
林英奇表示,展望未來3至6個月,銀行5%左右的股息率可能下行至4%左右。但從6至12個月的時間維度來看,投資者則需要關注信貸增速下行、存量房地產債務的處置、居民償債傾向對基本面的影響。
監管持續引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監管層對于息差的呵護,以及市場對于銀行凈息差下行斜率放緩、基本面即將見底的期待同樣支撐銀行板塊行情。
今年上半年,金融監管部門引導弱化規模考核,多次強調銀行應淡化“規模情結”。其中就包括優化季度金融業增加值核算方式、叫停“手工補息”存款等。
人民銀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自4 月上旬指導自律機制啟動違規手工補息整改工作,截至6月末,21家全國性銀行整改進度已超九成。經測算,整改工作完成后,銀行節省的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
“規范銀行存款手工補息行為,有利于強化存款利率調整效果,提高銀行利率定價能力,維護市場合理競爭秩序,緩解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增強其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報告稱。
8月21日,金融監管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進一步指出,面對利潤增長放緩壓力,近年來,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內部挖潛、降本增效,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盈利水平仍處于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0.4%,仍然實現了凈利潤的正增長。同期銀行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也基本保持穩定。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引導銀行機構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操盤平臺,不斷提高盈利能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