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9月9日電(戴文昌艾慶龍)“和美鄉村100倍股票配資平臺,生態打底。”初秋時節,走進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八松鄉的鄉村,既有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田園美景,又有民眾增收致富的產業根基,更有當地文明淳樸的鄉風民風。從“美麗鄉村”到“和美鄉村”,一字之變背后是“內外兼修”齊發力。
如今在八松鄉,一幅村凈、景美、人和的鄉村畫卷成了民眾幸福生活的最好詮釋,行走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道路上,一幅幅氣韻生動、如詩如畫的鄉村生活圖景正在緩緩鋪展開來。
為了發揮好自然風光優勢,讓“好風景”帶來“好光景”。八松鄉搶抓旅游市場機遇,加快實施草甸民宿二期項目,建成白樺林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盤活中溝游客服務中心,花兒民宿正式投入運行。
八松鄉黨委書記陳濤說,近年來,該鄉依托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大力發展全域全季節旅游,鼓勵支持草長溝景區和白樺林景區發展冬春季旅游,讓冰雪“冷資源”催生鄉村旅游熱,用好風景換來了“好錢景”。
鄉村不僅要宜居,還要宜業,讓民眾增收有門路、收入有保障。陳濤說,八松鄉始終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著力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目前,該鄉通過云上鄉村申報香菇經營主體3家,投放香菇菌棒107萬棒,羊肚菌19.25畝,中藥材5504畝,中藥材種子種苗439畝,高原夏菜761畝,圍繞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種植油菜6000畝。
在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康樂縣將民族團結、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移風易俗文化融入鄉村產業規劃中,激發鄉村文化創造活力,使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鄉風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
走進八松鄉龔莊村,隨處可見房屋外墻上以及文化長廊上的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彩繪圖案交相輝映、鋪展開來。村道兩旁、庭前屋后,一戶一景,文化墻精美別致,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家在山水間,住在田園里。為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讓越來越多的民眾樂享宜居生活環境,甘肅省委直屬機關工委派駐龔家莊村第一書記孟剛說,該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墻一風景”的原則,鼓勵民眾發展庭院經濟,打造“家門口”的小花園。2022年該村成功創建為省級示范村。
和美鄉村,看“顏值”,更重“氣質”。八松鄉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同時,全面推動基層善治,讓鄉村治理越來越好,民眾生活越來越美。陳濤說,該鄉制定完善了村級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鄉賢理事會等14項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公婆,選樹致富能手、道德模范等方面先進典型,培育淳樸民風,倡導文明新風。
鄉村發展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回響著八松民眾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陳濤說,下一步,該鄉積極打造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不斷改善村容村貌100倍股票配資平臺,實現“山水田林人居”和諧共生。(完)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