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資平臺
近日,東莞上市公司博力威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8.29億元,同比下降35.15%。歸母凈利潤虧損2257.27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484.21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329.24萬元,上年同期盈利5171.21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64.79%。報告顯示,凈利潤下降原因主要是受到南非儲能市場需求急劇變化影響導致收入下降,毛利額減少。同時,電芯原材料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計提存貨跌價損失增加,以及本期增值稅免抵稅額增加導致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稅費增加等因素綜合影響。
具體來說,2024年上半年,南非戶用儲能需求減少,疊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游庫存積壓,導致博力威戶用儲能出貨量減少。歐洲受到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和終端產品去庫存的影響,歐洲電踏車市場全面恢復的拐點尚未到來。受歐洲市場與南非市場的影響,博力威電動兩輪車電池和儲能業務階段性放緩。
儲能收入同比下降90.01%
博力威作為國內輕型鋰電行業代表性企業,公司主營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儲能電池及消費電子類電池、鋰離子電芯。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9 億元,同比下降35.1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57.27萬元,同比下降164.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29.24萬元,同比下降145.04%。
其中,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8億元,同比下降 27.3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65.2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33.26萬元;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1億元,同比下降40.0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0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5.98萬元,相較于第一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虧損幅度收窄。
公告提出,公司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受到南非儲能市場需求急劇變化影響導致收入下降,毛利額減少。
博力威的儲能電池包括便攜儲能和戶用儲能。其中,便攜儲能主要面向北美市場,戶用儲能主要面向南非市場。報告期內,公司的儲能電池實現收入0.44億元,同比下降90.01%,主要是因為南非戶儲市場需求減少、競爭加劇,下游儲能電池庫存高企,導致公司儲能電池出貨量減少。
2023年以來,戶儲市場加速降溫,歐洲和南非市場戶用儲能需求下降,庫存高企;另一方面,眾多廠商涌入儲能行業,市場競爭激烈。
博力威表示,2024年上半年,南非戶用儲能需求減少,疊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游庫存積壓,公司戶用儲能出貨量減少。終端客戶需求下降疊加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短期內便攜儲能和戶用儲能行業增速回落。未來隨著去庫存化進入尾聲,戶儲有望筑底企穩,逐步回升。
將布局電動兩輪車換電服務市場
根據半年報,博力威第二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71億元,同比下降40.05%,環比增長31.79%;歸母凈利潤-192.01萬元,同比下降104.77%,環比增長90.70%;扣非凈利潤-495.98萬元,同比下降109.05%,環比增長72.95%。
從產品來看,報告期內,公司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板塊實現銷售收入3.94億元,同比下降16.54%。儲能電池板塊實現銷售收入 0.44 億元,同比減少 90.01%。消費類電子電池板塊實現銷售收入2.72億元,同比下降7.41%。鋰離子電芯板塊實現銷售收入0.45億元,同比增長67.77%。
半年報顯示,博力威的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主要應用在電踏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踏車電池主要面向歐美市場,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列。電動自行車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新國標電動車。電動摩托車主要以國外市場為主,目前處于定制化鋰電池細分領域的第一梯隊。
報告期內,博力威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94億元,同比下降16.54%。公告提出,該類產品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歐洲市場的影響,當前歐洲電踏車景氣度承壓,終端市場去庫存階段持續。
但長期來看,歐洲電踏車市場未來發展具有廣闊前景。美國電踏車市場起步較晚,電踏車滲透率較低,未來極具發展潛力。同時,東南亞公共交通設施尚不完善,目前東南亞摩托車家庭滲透率高達76%,電動兩輪車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具備低滲透率和較高增長潛力特征。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博力威提出,公司將立足于輕型兩輪車發展的戰略地位,緊跟行業與市場趨勢,不斷探索輕型鋰電新的業務場景,開拓新市場與新客戶。
在國際市場上,博力威在鞏固既有優勢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亞非拉等地區電動兩輪車及兩輪車換電市場。在國內市場,一方面博力威將把握《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43854-2024)實施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新機會,推出符合新強標要求的電動兩輪車電池產品。另一方面,針對當前發展迅速的國內即時配送市場,博力威將快速切入兩輪車換電細分賽道,推出“長續航、高安全性”的電池產品股票配資平臺,滿足換電模式要求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