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期貨配資公司
走進位于乳山港畔的海力風電(301155)設備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一切都可以用巨大來形容,起重1500噸的龍門吊、數十米長的厚重鋼板、直徑9米的單樁筒節……在碼頭上,一根長84米、直徑8.5米的單樁正是該公司制造實力的具體體現。
“我們威海公司生產的第一根海上風電單樁,今年4月下旬下線,價值是1600萬元。”公司技術質量控制部部長彭學軍介紹,“這個約30層樓高的大家伙,整體重量達到了1420噸,比一般的運載火箭都大了許多。在海上風電產業里,它就是名副其實的‘定海神針’。”
說起新質生產力,人們往往會想到芯片、算力這樣的高科技產業,而在一些傳統的裝備制造業,也有很多新質生產力。比如生產一根海上風電單樁,不僅需要切割、卷圓、焊接、組隊、質檢、噴涂等十幾道工序,耗時更是多達35天之久。彭學軍說:“在海工裝備領域,各個設備看起來都很龐大,其實都是精密設備。所以,業內都奉行‘慢工出細活’。比如我們生產的單樁,短則七八十米,長則一百多米,但在生產中的每個環節,我們都是用毫米來計量,檢測檢驗它就像醫生檢查人體一樣仔細。”
車間外,疊放著大量厚約10厘米的鋼板,一臺臺數控切割機正分別對一塊塊鋼板進行切割。“我們根據生產所需,把相關參數輸入切割機,把鋼板切割成長方形或扇形。”彭學軍說。
一名工人操控著起重設備,緩緩地吸附起切割完畢的鋼板,再緩緩地吊運進加工車間,最終在生產線一端緩緩放下,仿佛搬運的不是鋼材而是玻璃。“慢,不是因為這鋼板有幾十噸重,而是決不能讓它受到任何磕碰。”彭學軍說,“你可能覺得,這么厚的鋼板怎么砸都沒事,但它是用于生產海上風電單樁,決不允許有任何的局部細微變形。”
這單樁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彭學軍以首根下線的單樁為例進行解釋,其設計壽命為27年,在建設海上風力發電機時,它約有60米被深埋海床之下,有十余米長期處于海水浸泡中,上方的十余米露出海面,而再往上就是單樁承載的塔筒、輪轂、機艙、葉片等,“海面之上的風力發電設備總共有100多米高、五六百噸重,每時每刻都承受著巨大的風力、潮流沖擊力,要確保這臺價值近億元的風力發電機在海中27年屹立不倒,全憑下方的單樁支撐。而一旦單樁體內存在一處細微變形、一個氣泡或一道細紋,就導致單樁使用壽命大幅縮減,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用毫米測算的單樁究竟細致到了何等地步?彭學軍用撓度進行了說明,“通俗來說,一個圓筒在外力作用下會產生變形。如果把這根84米長的單樁比作一棟高樓,從樓頂向地面垂下一根鉛垂線,那鉛垂線的偏差不會超過30毫米。”
生產車間里,一節二十七八米長的鋼板在巨大的卷板機上緩慢滾動,逐漸呈現弧形,約45分鐘后便形成一個圓管。其后,便是焊工對鋼板兩端焊接,使其最終閉合。此時,圓管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圓,再經過卷板機的“回圓”工序后,才能形成規則的圓形,這便是單樁的一個筒節。“我們再通過焊接,把幾十個筒節組裝起來,最終做成單樁。”彭學軍解釋,“在諸多環節中,最有技術含量的環節就是焊接。我們要用超聲波來仔細檢查里面是否有氣泡、裂痕等瑕疵。”
季愛泉是公司制造部的電焊工,他的工作是焊接筒節。“比如直徑8.5米的筒節,兩個筒節之間的焊縫長度就是26.8米,僅焊接這一條焊縫就得花38-40個小時。”季愛泉說,與他搭檔的除了焊接設備,還有一臺焊接跟蹤儀,“在它的輔助下,焊縫才不會跑偏。我們焊工要跟它達到‘人機合一’的默契程度才能確保焊接質量,就跟賽車手要跟賽車‘人車合一’才能取得好成績一樣。”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我們能確保產品質量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員工的不斷培訓和對生產裝備的不斷創新、研發。”海力風電設備科技(威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唐春雷說,該公司眼下手握47根單樁的生產訂單,今年產值預計突破10億元,“今后,乳山半島南的廣大海域上,80%以上的單樁由我們公司生產。”
海力風電設備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是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子公司,而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國內生產海上管樁、塔筒等產品的龍頭企業。“我們對在乳山的發展信心滿滿。”唐春雷說,乳山作為山東省三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之一,正全力打造百億級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我們的到來,正好補齊了這條產業鏈的關鍵一環。”由于毗鄰乳山港,所產的“巨無霸”級別產品可就地出海,公司也在落地乳山的同時就布局更大市場,“下一步,我們將開拓煙臺、東營,乃至河北、遼寧等地的市場,更長遠的目標是進軍日韓。”
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海力風電設備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的重要原因。“我們是2023年4月份開工建設,當年12月份就投產。”唐春雷說,“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效率讓公司決意投入更大,“今后還會有二期、三期項目,陸續生產塔筒、套籠、升壓站模塊等產品。”
望“風”而來的不只是海力科技,明陽智能(601615)、遠景能源、中車同力、豪邁科技(002595)、克萊特菲爾、中天海纜等諸多海工裝備制造業的頭部企業也紛紛云集乳山,且發揮出越來越大的虹吸效應,吸引著更多產業項目落地乳山。當下,山東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乳山基地的項目涵蓋了海上風電主機、塔樁、海纜等大部件及變壓器、冷卻器等核心零部件,形成了上游風場開發、中游裝備制造、下游施工運維的集群化發展模式,乳山基地也已成為省內在建項目最多、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產業鏈條最全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王震在線期貨配資公司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知識網觀點